从陶行知的“放手”谈课堂效率的提高
夏鹏
教了几十年的书,现在叫我搞课改?课改课改,已经改了多少次了,哪一次能坚持到底?有时听到这样的抱怨。客观地讲,这样的抱怨不是没有道理。读了2016年10月26日《中国教师报》里《重温陶行知的教学智慧》一文,我对这位安徽老乡前辈感慨不已,也对“课堂‘放手’”思考很多。回读此文,屡看不厌。
陶行知到武大演讲。走向讲台时,他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,台下的听众很好奇。他掏出一把米放在桌子上,按住公鸡的头,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。他又掰开公鸡的嘴,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,大公鸡拼命挣扎,还是不肯吃。最后,陶行知松开手,把鸡放在桌子上,自己后退几步,大公鸡就开始吃起来了。
这时,他开始演讲:“我认为,教育就像喂鸡一样。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,把知识硬灌给学生,学生是不情愿学的。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,过不了多久,学生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。但是,如果让学生自由地学习,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,效果一定好得多!”台下一时间掌声雷动,为陶行知富有创意的开场白叫好。
这个喂鸡吃米的小故事,能够回答那些抱怨者。第一,课改不是一个新词新语。历来把教育视为抱负的人,都会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教学积弊或者是反趋当时的教学陋象,课改并不是在闭门造车。第二,改革尚未成功,同志仍需努力。当前的课堂上,教师过度讲授仍然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。每一代的教育志士都在谋求改变传统教学的积弊和陋习,课堂教学的改革永远在路上。
更重要的是,陶公的故事有趣而形象地告诉我们,要想达成从教师灌输走向学生自主的课堂,关键点是教师要勇于放手。
在课堂上,教师不能以爱的名义控制和灌输。学习终究是一件高度私人化的事件,没有人可以包办另一个人的学习。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机的地方,这生机之源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。教师“放手”,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思考、去表达、去实践,这样,学生主动去吃不比老师强吃更有味、更有兴趣、更有效率吗?
比如在教学诗歌时,我始终坚持两点必须由学生去做。一是朗读诗歌。从自由读到代表读再到集体读,让学生充分参与诗歌朗读活动,从不会先入为主地听录音范读或搞教师范读。学生自然就会主动地在注释中去查看字音,在朗读中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句内停顿、句间流畅,在选择语气语调中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、诗人情感。这样,基础知识、语感培养、诗歌鉴赏甚至写作积累,都在诗歌朗读中有了渗透。老师去灌输,学生缺乏了美的体验,是不可能获得这些效果的。二是梳理诗句。在学生自己梳理诗句前,我不会首先解读诗句;并且学生梳理的过程中,我尊重他们在独立梳理和借助工具书之间自由选择。即使教师都能像于丹那样潇洒地讲解,也不会提高学生半点的审美实践能力;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,就是保护了他们仅有的一点兴趣、原动力。教师直奔主题式的洋洋洒洒,学生能有扎实的效果吗?
善于放手当然是更高的境界。教师对放手时机的选择和放手阶段的引导,都要有考量。我校在推行的学导法无疑就是大力鼓励教师学会放手的教学方法,但是在“解难释疑,点拨精讲”这个核心环节,就需要以教师讲授为主。反之,对于难点仍然放手学生,他们的认知就难以得到升华,效率也大打折扣。即使是“自学讨论”和“班内交流”的放手阶段,教师也不能丢了自己引导者地位。教师需要在自主学习思考题上精选,在讨论环节要加强督促,在班内交流时要有师生对话,做好一方教室的主持人。
陶行知的教育智慧表明,我们需要重温历史,不能无视过去的时代高度;我们仍然在路上,从那个既定的高度去课改,会找到更精准的课堂坐标,我们的课堂会更有效率!
|